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沙甸区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彰显个旧气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815

:冯稚进

图片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或本站联系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在于是否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从省九次党代会前夕秦光荣书记提出了的高原情怀、大山精神是云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今年3月,市委王忠书记结合锡都精神和个旧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个旧气质。我认为,坚决、执着、担当、包容、创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个旧人民多年来在发展实践中表现出的团结奋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品质,这既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做出的又一精神努力,也是为开创个旧全面发展在新的时代提供永不枯竭的内在精神动力。为此,深刻领会、大力弘扬个旧气质,对于我们深入贯彻我市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发展目标,不断的改进和做好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推进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沙甸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沙甸是云南省著名的回族聚居区,也是我市一个重点的工业乡镇,同时也是省、州、市的民族宗教重点地区,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坚持不懈地重视和抓好沙甸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三个离不开”已经成为沙甸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特别是州委、州政府决定在沙甸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以来,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区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我们始终认为:沙甸地区如果没有一个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各民族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兄弟民族就不能安居乐业。在沙甸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为此,抓住机遇,趁势而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锤炼以坚决、执着、担当、包容、创新为内涵的个旧气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沙甸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组织健全的良好局面是区委、区公所和全区各族群众的共同愿望。

近年来,沙甸区委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扎实开展“四个模范”争创活动。一是争创组织建设模范。我市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四群”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组织联系和服务各族群众的水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努力提高村组干部中党员的比例,使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沙甸区共有党员454名,其中回族党员376名,占党员总数的82.8%。提升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沙甸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90%来自工业产业,为了让非公经济在党的领导下,有更加突出的业绩,个旧市委和沙甸区党委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深化“三级联创”,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争创环境优美模范。自2010年至2012年5月以来,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以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上大关小,节能降耗,对沙甸地区冶炼企业进行技能改造升级和整合重组;第二,以国家确定个旧市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为契机,争取扶持沙甸冶炼企业转型的政策;第三,对新上的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冶炼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和财政补助;第四,大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回族文化旅游名镇”,加快推进沙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进程,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旅游业对城镇发展、城乡统筹、新型工业化、红河州区域旅游等的作用,尽快把沙甸区建设成为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备、综合效益高的民族文化旅游名镇,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2012年4月编制了《中国沙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五,办实事,讲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2012年4月13日《沙甸调研座谈会议纪要》精神,根据省、州领导指示,结合工作实际,下发了《个旧市沙甸区建设用地情况调查工作方案》市政府于5月18日在沙甸区公所召开了民营企业、个体等单位和个人,近60余人参加的沙甸区建设用地情况调查工作动员大会,为沙甸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争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模范。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基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为沙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沙甸地区和谐发展的局面。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州、市关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严格落实“三管一负责制”、领导联系清真寺制度及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开展“宗教知识进支部,政策法规进清真寺”的“双进”活动。“村党支部联系清真寺,引导清真寺依法开展宗教活动,清真寺协助村党支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村干部联系宗教人士,引导宗教人士自觉做到'四个维护',宗教人士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党员联系信教群众,引导信教群众移风易俗奔小康,信教群众协助党员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的活动,在引导宗教人士学习政策法规知识,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政策水平的同时,让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掌握民族风俗习惯,提高支部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和识别防止非法宗教渗透的本领,为“三联、三引、三助”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是争创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模范。沙甸区委、政府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沙甸区总体规划和立足老区、建设新区的原则,以建设“回族文化旅游名镇”为载体,将沙甸地区建设成以民族经济为基础,以工业、商业为主体,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餐饮服务、民族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中国西南穆斯林重镇。在民生事业上,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沙甸河治理工程、冲坡哨花冲水库提升改造前期设计、冲坡哨彝族村文化活动室等一批事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通过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制,先后投放资金300余万元,确定重点帮扶项目,开展送医疗、送文化、送科技、送资金活动,帮助辖区内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扶贫困户326户,走访慰问贫困回民215户,发放慰问金11.6万元,救助失学儿童60名。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建立了一名党员干部帮扶联系两户贫困户的“1+2”帮扶工作责任制,形成了级级接办,层层扶持的工作格局,使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带来的实惠。

通过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沙甸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不断巩固。回族文化旅游名镇初具雏形,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3.6亿元,营业收入42.5亿元,上交税金4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7元。

目前,沙甸与全市一道,正处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困难也前所未有,如何抢抓机遇,趋势而上,紧紧抓住个旧气质这一个精神武器,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彰显个旧气质,是我们一班人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为此,我们确定了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个开蒙”城市群,突出沙甸产业优势和特色,实施产业提升和项目带动两大工程,突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实现工业跨越发展,在民族文化统领下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发展,在深化改革开发中实现商贸物流产业科学发展,在推动城乡统筹中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四个重点,发挥产业在沙甸争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支撑作用,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个旧气质来源于锡都神奇独特的人文环境,同时也贯穿着沙甸丰富多彩的民族发展历史,是全市各族人民在多年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特质和精神品格,是个旧人的魂魄。沙甸与全市的发展一样离不开锡都精神,沙甸的未来也将不断锤炼个旧气质和特有的民族特质。我们要大力弘扬个旧气质,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