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综述④让乡土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领头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1121

  今年5月的一天,新浪网上发布了一条微博:安徽省池州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有上万只老母鸡及15万只土鸡蛋急寻买家,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联系@养鸡村官王效龙。这条微博一发布就迅速被转发。仅仅不到一天时间,龙山村大学生村官,也就是微博中提到的“养鸡村官王效龙”,就给记者发来消息:首张订单已签订,一下子卖了5万个鸡蛋。

  大学生村官网上吆喝,滞销农产品找到好“婆家”;合作社组团闯市场,有机蔬菜卖到国外……近几年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传统的农业农村经济因为有了一支支由乡土能人构成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而激发了新的活力。

  发挥乡土能人示范带动效应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纷纷出台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门文件,建立统筹协调体制,不断加大投入,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和农民培训项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整体素质和队伍结构有所改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围绕产业发展、立足生产实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积极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发展带头人,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各地积极行动,有的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专项,有的结合实施产业项目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的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还有的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均取得良好效果。

  不断创新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各地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的认定评价办法,探索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和各种技能大赛,评选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努力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2004年、2011年,中央有关部门两次开展了全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村实用人才现状,采用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定标准进行了初步探索。

  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创业兴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80万名科技示范户物化补助、64万名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以及农机大户的购机补助、种养大户的土地流转扶持、植保员的作业补助和安全保险、沼气工的职业资格准入、农村青年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扶持等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的积极性。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2010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1048万人,比2008年增加230万人,增长28%;比“十一五”初期增加421万人,增长72.7%,人才总量大幅提高,平均每万名乡村人口拥有农村实用人才104人,平均每个行政村约16人。这些实用人才在农村的各行各业创业兴业,发挥着重要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乡土能人效果立竿见影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实用人才群体中的拔尖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农业部积极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模式:把新农村建设的生动现场作为课堂,把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者请上讲台,把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编写成教材。

  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北京韩村河村、黑龙江兴十四村……11个“有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致富带头人带头作用明显,有承接培训任务相应条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成为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现场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训课堂。学员们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先进典型,亲眼目睹培训基地的全面发展和巨大变化,对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念和决心。

  经验传授、政策解读是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的教学重点。每项培训班,农业部都把“经验传授”这门课作为每项培训班最重要、最精彩、最具特色的课程,请先进典型村带头人走上讲台,讲述发展历程,畅谈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交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华西村的吴仁宝老书记、西霞口村的田文科老书记,他们年事已高,但仍然亲自面授培训班“经验传授”这门课,一期也没有落下。学员们通过参加培训,见到了真人,获取了真经,深受感动和教育。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部把中央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请到培训基地,与学员面对面进行交流,让学员不仅能够全面准确理解政策,而且能够及时反馈政策实施效果。

  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需求,农业部坚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原则,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组织编写了《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与分析》、《农村政策法规读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实务》等培训教材,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与分析》教材,收集了13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把先进典型村的创业精神、先进理念、成功经验都汇聚其中,请村书记和专家共同总结先进典型村的共性做法和发展模式,并从理论高度进行总结和诠释。此外,培训班还设置了针对不同学员的课程,如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开设合作社运行课程,为大学生村官开设创业兴业案例分析课程,为渔村负责人开设水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安全课程等。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共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129期,培训带头人1.5万多人,其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22期,培训大学生村官2200多人。

  着眼农村未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有机地将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结合起来,适应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体现了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回答了今后“谁来种地”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当前,应该抓紧研究制度顶层设计,明确培养对象,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曾一春说。

  首先,要突出培育重点。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务农农民的结构变化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状况,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人群进行重点培养。当前,应该重点培育三类人员:一是农村务农青年。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观念超前、务农意愿稳定,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二是返乡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思想理念先进、创业欲望强烈、经济实力较强。三是农村“两后生”,即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或就业的人员。通过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等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农村“两后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未来农业发展储备、留住人才。

  其次,要优化教育培训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结合本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普及性培训,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简便易行管用的方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面向农村技能服务人才开展所从事行业和岗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切实加强农民学历教育。想办法让真正在农业生产一线、符合相应条件、有迫切需求的广大农民能够享受教育机会。

  再次,要强化配套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调动农民、政府、教育培训单位的积极性。当前,应强化四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一是实施并完善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建立扶持政策体系,让宝贵的农业资源由高素质的农民来经营。二是实行农业技能服务行业持证上岗。出台专业技能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对农业领域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上岗要求,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三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责任机制。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各地农业现代化规划指标,把培养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考核内容,并明确责任分工和奖惩措施。四是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参照义务教育、农村医疗的做法,按照培训持证农民的数量,测算经费投入标准并明确各级财政的承担比例。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