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是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村的种粮大户,他在上个世纪就把承包的800亩粮田种成单产400公斤的高产田。多年来,增加肥料投入量是杜新提高产量的主要办法,可近几年他渐渐感到,再怎么施肥,增产效果也不明显了,还经常出现倒伏减产。
杜新告诉记者,适逢北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他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土壤“把脉问诊”。专家通过土样抽检发现,这片地存在重施氮肥、乱用磷肥、忽视钾肥的问题,致使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比例失衡。专家为他开出了新“药方”:改变传统施肥方法,改施氮、磷、钾含量比例为15%、20%、10%的小麦专用配方肥。自此,这片800亩的小麦亩产量逐年增加,今年达到550公斤,比以往增产150多公斤。让杜新更感意外的是,每亩用肥量却比以前少了15公斤多。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动力,节支增收的目的。“测土配方是一项实用型技术,关键就是如何让技术‘落地。”他说。
为全面掌握京郊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共采集土壤样品5万个,化验37.8万项次,通过与北京第二次土壤普查和30多年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建成迄今京郊最大的土壤数据库。农民只需登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管理与专家推荐系统,将自家地块土壤、作物相关信息输入,就可以得到相应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北京作为我国较早开始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的地区,至2011年已累计推广2222.77万亩,增产农作物9.78亿公斤,为农民增收节支18.08亿元。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先后投入测土配方施肥工程7200余万元,每吨补贴额从2007年的200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0元,累计受惠农户11.9万户,涉及45个乡镇的220个村。
据了解,北京市之所以能进行如此巨大的投入,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更重要的是社会和生态账。据统计,借助测土配方技术,6年来全市累计节省化肥6.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73万吨。可以说,测土配方有效地减少了化肥投入,减少了对土壤和水造成的污染,推动了农业低碳化发展。
“实际上,北京测土配方的成果远不止于此”,赵永志说。经过农业结构调整,他们已将其功能延伸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领域。现在,北京已经“配”出了“配方樱桃”、“配方金桃”、“配方苹果”等优质高端农产品。
为北京提供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在耕地资源有限且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粗放式、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效率的发展方式。”赵永志说,应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