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云南:情系红土高原 护航设施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592

他不是云南人,却像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一样,热爱着脚下这片红土地。为了云南设施农业的发展,从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他倾尽着一己之力,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就是省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农业大学张乃明教授。

张乃明和云南的结缘始于1999年。这一年,正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乃明获悉云南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跨世纪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信息,尽管已在北京联系好了几家工作单位,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寄出了个人简历。经过初审、面试与答辩,他顺利入选云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二层次后备人才。那时候张乃明的心情既兴奋又矛盾,高兴的是本次人才招聘有来自省内外400多人参加应聘,最终入选三个层次的带头人才50多人,其中进入二层次的不足10人,这从一方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马上就面临留北京还是来云南这个艰难的抉择。最终,张乃明主动放弃了留京机会,选择了云南。

“云南是全国自然资源丰富度极高的省份,这为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平台;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全国居中,但省级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却在当时位列全国前茅,这既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也为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经费保障;而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云南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时至今日,张乃明对自己当时的选择并不后悔。

2000年前后,正是我国设施农业突飞猛进的时期,张乃明敏锐地意识到,解决好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关键技术就是非常好的科研选题。尽管刚到云南,举目无亲,甚至连云南话都听不懂,但认准目标的他,连家都还没安顿好就自费租车深入昆明、玉溪等设施农业生产一线,走访农户和基层科技人员,调研大棚花卉蔬菜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掌握了大量设施农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后,他连夜加班起草了“设施条件下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建议书。这一建议得到了省科技厅的认可。在专家论证会上,省内有关专家都感到非常惊讶:一个才来云南几个月的小伙子竟然对云南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了如指掌,真不容易!该项目的启动实施,不仅为张乃明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云南设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

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是设施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张乃明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在全国第二家申报成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正式招生。目前该专业已毕业5届学生,为我省设施农业输送近300名优秀人才,不仅生源质量高,而且就业前景好,已成为云南农大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之一。

考虑到仅有本科层次的人才远不能满足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张乃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撰写了“关于申请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中增加设施农业新领域的请示报告”上报教育部和全国农推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论证并获批准。至此,由他率先提出的“设施农业”领域与中国农大提出的“种业”领域成为当年农业推广硕士新增仅有的两个新领域,不仅填补了西南片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无领域协作组长单位的空白,而且为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情系高原设施农业发展,瞄准目标,张乃明在不断探索进取。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