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现代农业前景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浏览次数:692

本报记者梁健傅晓波

汽车刚驶进峰山脚下的火燃村,一阵阵瓜果清香就随风飘来,沁人心脾。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火燃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前几年还是一个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的普通村庄,年轻男子多外出务工,妇女留守在家,经济发展落后。2007年,火燃村被列为沙石镇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试点村。村里利用当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选准食用菌这一产业,引进并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根基。随着赣南第一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建成,火燃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成为全省食用菌生产示范区。

走进村里的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但闻机器声隆隆作响,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公司员工正在各道生产工序忙碌。记者走进一间温控菇房,看到栽培架上分层摆放着一排排袋装菌包,一直延伸到靠近天花板处,经过72天培植,金针菇已长到约20厘米高,在干净透明的包装袋内“亭亭玉立”、新鲜诱人。今年7月份公司建成无菌车间投入使用,引进了可控制温度、湿度的成套设备,生产过程可以进行精准的数据化监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振珊深有感触地说:“想当初我们是靠在田里面搭建大棚培植食用菌起家的,后来发展到简单的工厂化生产,如今又实现了可模拟生态环境的智能化生产,成品率上升到99.9%,生产效率提高了30倍。现在公司每天的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但是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正在不断地扩大规模。”透过黄振珊的寥寥数语,我们可以窥见食用菌产业在当地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作为一家有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农产品企业,环保理念也贯穿生产流程的全部。黄振珊指着一筐筐摆在厂房前的菇脚,自信地对记者说:“我们的生产原料来自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丝毫不破坏自然资源;原本切下来的菇脚是毫无用处的,但公司建起了沼气池后,这些菇脚成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同时,用抽运喷灌车抽起来的沼液、沼渣,成为附近合作社农场的天然肥料,用沼液、沼渣浇灌的脐橙、瓜果格外香甜,吸引了很多赣州市民到农场来认养和休闲采摘。”

在火燃村,像“兴万家”这样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已有两家,他们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目前,两家企业建立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面积已达210亩,建有56间食用菌温控菇房和110亩常温菇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食用菌已成为火燃村的主导产业,今年,全村食用菌产量预计可达650万袋,产值近2000万元,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近3000元。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