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加工技术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新华时评:“问题农资”增多 打假仍需努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6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249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山东、安徽两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消费投诉统计结果显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问题增多趋势明显,应引起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重视。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9年全省12大消费投诉热点中,种子、禾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投诉比上一年增长41.3%,居投诉热点首位;安徽省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去年全省假冒伪劣农资问题突出,占到投诉总量的四成。一个同比增长四成,一个占到总数的四成,都说明农资质量问题当前十分突出。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资质量与农业收成、农民收入直接相关。尤其是种子、化肥、农药等,涉及面广、农户多,如果大量出现问题,不仅关系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而且可能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惠农支农力度。在惠农政策鼓舞下,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资市场供销两旺,形势喜人。然而,山东、安徽两省消协的统计表明,一些企业和商贩正在利用这种大好形势非法牟利,用伪劣农资坑害农民。

  应当看到,近年来国家对农资市场的持续整顿是有效的,利用假冒伪劣农资坑农的重大案件明显减少。但假冒伪劣农资并未销声匿迹,而是化整为零继续向农村市场渗透,有的商家还变换花样非法牟利。山东省消协接到的不少农村消费者投诉称,当前一些种苗经销商肆意夸大收益,误导农民使用未经科学试验的新品种,导致农民歉收甚至血本无归。

  农资质量问题抬头,暴露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管理仍存在混乱现象,监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提醒各级政府加大打假力度,同时加快创新农资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