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加工技术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制定农民工定居城镇的住房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9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247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对城乡一体化提出了不断发展的要求,这其中又有许多政策和改革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在农民工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就业等问题陆续受到重视并在不断得到改进之时,关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也逐渐开始摆到政府工作的考虑重点之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笔者以为,制定农民工定居城市的住房政策已是当务之急,因为这事关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制定农民工定居城市的住房政策所以会是当务之急,首先是因为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条件已初步形成。其一,农民工在城镇经商务工出现了长期化、家庭化和年轻化的趋势,致使定居城镇的意愿增强。目前,不但农民工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而且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实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长期化趋势增强。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的时间还会更长。二是家庭化趋势显现。夫妻加一个孩子或者是两个孩子的农民工家庭在城市里随处可见,这种家庭里的许多孩子甚至就是在城市里出生和长大的。三是年轻化趋势明显。45岁以下的农民工所占比例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多。其二,农民工收入的提高,为进城定居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在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月收入上千元的已有很多,高的还有三千元甚至以上的,在有些地方农民工的收入已经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基本相当。第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将加速推进农民工进城定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工的纳入,都为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保障体系和前提条件。

  制定农民工定居城市的住房政策所以会是当务之急,还因为农民工目前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很差,居住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农民工变市民的一个重要瓶颈。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建筑业和制造业吸纳了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半数左右,他们主要居住在工地的工棚和集体宿舍中;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居民楼地下室、经营场所是农民工的主要居住地,只有极少部分农民工购买或租住了条件较好的城镇住房;在农民工自租的住房中,80%以上居住的是临建房或简易房,这些房子位置偏远、建筑密度大、安全隐患高。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低,居住环境恶劣,多数房屋缺少阳光、通风、集中取暖、独立卫生间等条件,这种情况极大阻碍了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城市。

  实事求是讲,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将会是一件难度极大的工作,别说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就是城市里许多低收入甚至包括许多工薪家庭的住房问题也有许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这不能成为政策不重视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理由,具体在操作层面上,还要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政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应重点配置在购房定居上,这样既符合农民工的愿望和实际能力,也符合中央强调的把农民工落户城镇的重点先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来的方向,包括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城镇住房保障政策应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全面开放,设立专项启动资金实施农民工宅基地与商品房的互换,这些都还可以从政策层面考虑。而大城市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应重点针对薄弱环节,集中资源应对风险集中易爆发的潜在危机。也就是说,大城市政府的政策重点应首先保障集中居住区域内农民工的居住安全,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避免贫民窟现象和公共危机的出现。包括大城市的公共租赁住房向农民工开放,针对农民工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制定专门的“先租后买”的住房政策,从政策上鼓励大企业建设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农民工宿舍,这些都应该成为相应政策制定的重要思路。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