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加工技术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应倡导“能力本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26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288

    在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成为主要议题之一,再次凸显2010年培训推动农民工充分就业的政策指向。增强农民工群体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我们亟须面对的课题。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力量 目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现有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受教育程度上普遍高于改革开放之初进城务工的老一代农民工,但教育年限短、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仍然是导致其就业难、工资低的主导性因素,也是制约其实现“新市民”身份转换的重要瓶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但观其对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实际成效,尚有许多难尽人意之处。究其根本,除了资金短缺和现行管理体制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之外,现代培训理念的缺失及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培训特征的忽视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能力本位”背景下的培训迁移理论 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而生的“能力本位”培训方式,注重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培训结果的运用,其培训目的正是触及学员工作能力及态度的转变。“能力本位”认为受训者的培训动机水平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到培训流程的设计中,就是重视对于培训需求的分析。受训者如果能够理解其原理和概念,则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时,就能有意识地应用新获得的新技能和新行为。

  培训迁移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它强调学习并不等于转化,只有当受训者的培训结果与其实际工作成效实现真正对接,其培训需求才成其为真正的“有效需求”。

  培训迁移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理念创新的启示 首先,要构建全方位、动态性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尽管各级农民工培训的主管和实施部门在培训前也会设计及发放一些需求问卷调查,但整个培训流程总体上仍然是“自上而下”的,由此导致的培训内容与市场及农民工的需求相脱节,培训后仍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已成为目前困扰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一大难题。有鉴于此,创新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已势在必行。其主要内容包括:1、培训之前针对农民工需求(动机)的问卷调查,尤其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认知能力、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特殊需求。2、定期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和社区调研,以掌握前瞻性的培训需求信息及进行变化趋势预测。3、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班次和培训学员展开个案调查。4、建立培训中和培训后的动态监控机制,及时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所在部门培训需求的变化状况。

  其次,要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创新培训内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应以就业成效作为衡量培训成败的关键要素,需要在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之上,增加心理、观念和思维培训,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对此,国外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纽约将培训分为职业能力倾向培训、一般技能技术培训和专业职能培训;日本对培训内容进行多维开发,在思维能力方面,有“思维训练”、“观念更新”等不同形式。

  第三,以“量体裁衣”为原则进行分类、分层培训引导。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分化为小企业者、个体工商业者和普通打工者等不同社会阶层,其培训需求、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为普通打工者,其个体之间的培训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就业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培训对象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分层的引导。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