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加工技术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尽快实现“六个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7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35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就必须尽快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各方面的创新。

  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不同的职业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和培训效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职业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分散办学、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尽快构建一个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彻底打破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格局。

  三是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必须在坚持因地制宜、实用有效原则的基层上,根据特定的社会背景、区域经济基础、自然资源以及区域文化背景等加以选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走“职校+公司+农户”这种产学结合道路。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

  四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新型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以高等职业(成人、继续教育)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为骨干、农村中小学教育为基础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有了这种具有一定层次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完整性的教育体系,再配合“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教学方式,就能够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证。

  五是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来设置。在现阶段,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以便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能够与新农村建设同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步。

  六是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的创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的创新,彻底解决农村职业教育资金匮乏的问题。为此,需要充分调动民间与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人格局,以弥补政府资金供给主体功能的缺失,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