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红枣文化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龙虾产业发展难在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04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412

    虽然目前大多农事进入“冬闲期”,可湖北黄石全市1200多名虾农却没闲着。元月25日,阳新三溪镇黄冲村虾农陈俊中正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筑土加固田埂,翻耕“起板”稻田,放养虾苗7500公斤,扩大“虾稻连作”面积120亩。新一轮的龙虾生产在全市广大农村呈现出火热的态势。

  小龙虾养殖渐成气候

  保安镇南阳村虾农董金如,利用该村撂荒的稻田,发展“虾稻连作”200亩,亩产小龙虾400斤左右,获利18万元。元月14日,他欣喜地对记者说:“没想到‘拾荒(田)’也能拾到‘金娃娃’。”目前,我市正在着手扩大虾稻连作养殖面积600亩。

  从地域上看,全市龙虾养殖集中在沿湖周边有水产养殖传统习惯地区。据统计,全市养殖面积已达7.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2.1万亩,湖泊养殖4.2万亩;虾稻(莲)共生1.1万亩,占全市养殖水面的24.3%。全市2007年龙虾养殖产量达7.5万吨,水产养殖氛围渐成小气候。

  据黄石市水产局办公室徐勋众介绍,所谓“虾稻连作”是指利用低洼田在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近6个月的冬闲期,灌水投入定量的龙虾苗种,利用稻田大量天然饵料资源进行养殖,于次年春耕前收获,再进行下轮的水稻种植。每亩可放虾30斤,次年可收获成虾300斤,收入一般可达1500-2000元,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加上中稻收获后纯收入1000多元,虾稻合计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保安湖渔场的养殖大户吴庆林利用老化渔池每亩放养隔年龙虾苗100斤,通过种植水草,适当投喂饵料,亩产小龙虾400余斤,仅小龙虾项每亩可获利4000余元,是单纯养鱼的4-5倍。

  龙虾产业发展难在哪里?

  许多农户对“虾稻连作”认识不足。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农户对“虾稻连作”每亩能增加1000元以上的纯收入没有认识,或者半信半疑,对该项目快速收益信心不足。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在稻田中捕捉少量的野生龙虾出售以获得微薄的收益。

  想养无田,土地流转不畅。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户想养而无连片的农田,部分外出经商或务工的农户宁可将田地抛荒、闲置,也不愿将农田转租给他人生产经营,给龙虾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缺乏必要的养殖技能和生产习惯。黄石大多数农户仍习惯于水稻、油菜或小麦的轮作,有些农田整个冬季都处于空闲状态。许多农户没有利用农田从事水产养殖的技能和习惯。

  缺乏启动资金,鼓励扶持政策不多。开展“虾稻连作”需要购置网片围栏,购置虾苗虾种,还要开挖虾沟等农田改造工程,养殖初始成本较高,前期每亩需要近1000元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暂没有积极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扩大“虾稻连作”养殖空间

  副市长信祖国认为,组织技术人员到各村、各养殖基地、田间地头举办培训、讲座。市政府应在全市范围内办好6-8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示范面积在500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市农户自发养殖。

  龙虾养殖初期受到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推广难度相当大,湖北省其他先进县市已出台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龙虾养殖每亩补贴10-50元,黄石市也设立专项奖励资金40万元,市政府还应出台加快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从项目、资金、信贷等方面扶持龙虾业的发展。

  在龙虾的销售环节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2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出口企业,或直接与省内的大型水产品的加工出口企业(如:莱克、德炎公司)挂钩,将成虾的收购与农户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消除养虾户的后顾之忧。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