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红枣文化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分析:肉价上涨背后的三大矛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12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次数:411

  肉价连续八周上涨,却难以带动养户补栏

  随着冬季肉类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价格在平稳两个月后,重提升势。

  笔者获悉,在连续小幅上升后,北京一些批发市场和零售摊点的肉价再次提价;12月6日,广州猪肉的总肉价涨至11.5元/斤,4天之内连涨了3次。同时,商务部5日发布的市场监测显示,上周(11月26日至12月2日)全国肉类价格高位运行,猪肉批发价格连续第8周小幅上涨。

  然而,笔者近日走访北京市的大兴区安定镇马各庄、西城区北礼士路物美超市、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却发现与猪肉价格上涨相左的三个矛盾。

  消费旺,但供应不旺

  猪肉价格从8月初开始小幅平稳回落,并一直持续到10月份。但为什么肉价又开始上涨?

  “现在主要问题是猪源非常缺,肉联厂收购生猪的价格就非常高。”北京程鹏食品公司销售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笔者说,“北京市场的生猪来源主要在东北、山东和本地,现在外地的猪源明显紧缺,厂家的肉价每天都不一样。”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肉类交易大厅王经理对笔者解释说,北京生猪价格高低直接受华北、东北生猪生产的影响。目前东北进入冬季,猪的成长受天气影响,此前该出栏的已经出了,加上运输不便,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北京市场毛猪来源紧张。

  “听肉联厂说,这两天他们对毛猪的收购价都涨到每公斤15.6元了,再加上屠宰、运输等成本,现在都在成本线上了。”他说。

  广州市场方面,由于广州对外省的猪源依赖较严重,而河南、湖南、广西等地的猪价亦已涨至与广州相近水平,到广东的货源日渐减少,导致目前广州市场每天的供应量比正常供应时减少了1/3。

  此外有分析认为,在“中秋”、“国庆”节日肉类消费高峰,生猪大量上市,特别是一些小体重生猪的上市,也造成了节后生猪存栏量的下降。

  肉价涨,但农户积极性不涨

  在猪肉价格再度上涨的情况下,养猪农户的积极性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在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马各庄,笔者与农户们聊天后发现,该村傅大婶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傅大婶表示,“说实话,也就是我没有工作,在家务农有时间,否则也不想养猪。”

  傅大婶说:“我家的猪还算是自己养的母猪生的呢,如果像别人那样买小猪喂养,利润更薄了。谁知道这猪肉什么时候价格掉下来呀,一旦哪天养猪场的猪多了,价格就得往下掉。再说了,现在这个时节,猪最爱得病,一旦伺候不好就会带来损失。”

  收入提高,但风险更高

  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农户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承受的风险更高:一方面,猪肉价格的上涨,传导到他们手中的利益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如果来一场疫病,养猪成本就可能立刻打了水漂。

  笔者从有关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在广州,生猪收购价从去年的7.68元/公斤涨到今年8月的13.72元/公斤,农户每公斤多赚6.04元。但是猪肉零售价从每公斤15.36元涨到26.44元,零售商每公斤多赚11.08元。

  在大部分利益被中间环节吞食的同时,农户们更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疫病。

  据前往湖南、广西等地开拓猪源的广州天河生猪交易市场总经理杨善忠透露,当地农民害怕蓝耳病,不愿意养猪是猪源减少的一个因素。广西南宁饲料经销商侯先生透露,最近他们调查市场时发现,广西博白及粤西地区有“高热病”复发的迹象。佛山科技学院白挨泉老师认为,冬春季节继续出现“高热病”的可能性很大。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