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一、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味苦,不堪食用。
二,发病规律
枣缩果病是由细菌和真菌共同为害发生的一种病害,枣果未成熟期以真菌为害为主,枣果近成熟期以细菌为害为主。病菌主要在病果内越冬。一般在果实着色成熟期传播侵染为害枣果,病菌借风雨从果实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果皮侵入。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轻重与当年气温、降雨、虫害及品种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2~28℃适宜发病,特别是遇上阴雨连绵或昼晴夜雨、多雾天气,极易爆发成灾,风雨使叶果摩擦创伤,蚧、螨、叶蝉、椿象、桃小食心虫吸食为害,容易感病。梨枣、铃枣等品种感病较重,冬枣、婆枣等品种抗病性较强。另外,偏施氮肥、枝叶密集、间作不合理等,造成光照通风不良,增加害虫传病,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每年采果后,彻底清除枣园中的病虫害果和烂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病菌,减少下年发病率。
2、药剂防治:一般可在7月底或8月初喷第1次药,隔7~10天再喷1~2次药。主要药剂有链霉素70~140单位/ml、卡那霉素140单位/m1、土霉素140~210单位/ml。对真菌性缩果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发病高峰前,喷50%枣缩果宁1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3、防治害虫:对危害枣树的叶蝉、龟腊蚧、桃小食心虫等害虫要及时防治,以减少枣果产生伤口,降低病菌感染率。
4、加强田间管理:不在枣园间作高秆作物和与枣树有相同病虫害的作物: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增施有机肥和鳞钾肥,合理施用氮肥和硼、钙等微量元素,增强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