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义乌樊村二队青枣丰收场景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应用,40余年来,义乌大枣无论在产量、质量还是在品类、深加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义乌传统大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义乌人关于枣的记忆总是离不开义乌大枣,以及它的副产品南枣、蜜枣。有这样一组数据可反映义乌种植枣的历程,1988年整个义乌的枣林达12658亩,全市44个乡(镇)中有42个乡(镇)产枣,为历史上面积最多和分布最广的一个时期。而后,由于改地造田,大量枣树被毁,不少枣农转为经商、工作,加上种植技术、品种、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义乌枣园日趋消减,青枣产量大降,蜜枣加工产业逐渐衰弱。2007年义乌枣树种植面积只有3108亩,可加工南枣的义乌大枣很少。
上世纪70年代,义乌枣农打枣场景
近年来,由于全市广大枣农积极投入,义乌枣树种植面积已经恢复到4000余亩。作为从事枣业30多年的老枣农,华秀枣博园负责人楼秀球的心愿就是改良义乌大枣,把更多的好枣推广出去。
近日,记者在华秀枣博园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寻觅、钻研,如今,楼秀球的枣园里已经有80多个枣类品种,经过多年的对比试种、观察,可推广种植的有义乌大枣、平头马枣、美人指枣、华秀八号枣、变色枣、葫芦枣、羊奶枣等20多种,一起被推广出去的还有楼秀球独创的高位嫁接技术。根据消费者要求,通过这项技术可实现当年嫁接、当年挂果、当年收益,且一棵树可以多个品种嫁接。
在楼秀球的枣园里就有这样一棵镇园宝树,这棵枣树上有华秀八号枣、早金脆枣、大白玲、葫芦枣、美人指枣、珍珠枣、羊奶枣、马枣、龙须枣等18个品种的枣。由于嫁接品牌众多,枝条也多,在某个角度看使人联想到“十八罗汉”。因而楼秀球将这棵枣树命名为“十八罗汉枣”,也将它列为园内“重点保护对象”。
楼秀球独创的高位嫁接技术,可在一棵枣树上结出18个品种的枣
通过高位嫁接技术,华秀枣博园内的一批枣树实现了换种,一批批枣树产量得到大幅提升,株产达到60斤左右,高的可达上百斤。此外,楼秀球根据枣产品新开发了枣汁红糖、金丝蜜枣、红枣酒等一系列产品,让传统大枣焕发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