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红枣文化 » 枣乡风情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从一颗枣到一个节 神木黄河沿岸村庄这样"枣"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8    浏览次数:294

从一颗枣到一个节 神木黄河沿岸村庄这样"枣"出路

与黄河为邻的神木市马镇镇,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发展起了红枣产业,环境也越来越好。 (摄影 韩萱)

西部网讯(记者 张棋)在陕西神木市东南黄河沿岸,依山傍水绿意盎然,很多乡镇沿黄河而兴,近年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在多年前,这些沿河村落却是光秃荒芜,一到雨季洪水泛滥,直接就淹没了农民的庄稼地。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小镇不仅发展起了万亩枣产业,护住了生态环境,也走出了自己在发展中的新路子。

马镇镇合河村 枣路开启村民新出路

在神木市马镇镇合河村的枣园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看枣园的村民白怀伟,“早上雨下的大,我过来瞧瞧枣,不要看我这个枣个头不大,味道可好着呢。”白怀伟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合河村人,今年63岁,从前天天玉米糊糊,愁眉苦脸,过年吃一回白面都高兴的不行,现在日子越来越好,村里的枣园也发展起来了,他家3亩地里的枣园也挂满了红果果,心里很是高兴。

从一颗枣到一个节 神木黄河沿岸村庄这样"枣"出路

马镇镇合河村村民白怀伟。(摄影 韩萱)

“这片土地,过去是穷山恶水不养人,现在是山清水秀,游客多多!”在采访中,白怀伟不停向记者讲述着村里过去的旧事,“2005年前合河村还是洪水泛滥,经常淹没庄稼地,一眼望去村里的山坡光秃秃的,后来村里经过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自然灾害少了,环境也不断改善。”

据了解,神木市马镇镇现有耕地面积7.6万亩,枣树占3万亩,红枣算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在马镇镇合河村,不仅家家户户都种枣,而且还沿袭着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熏枣法。村民们收了枣以后,会先把红枣放在大锅中煮,然后放置在熏枣炉中,用木炭进行半燃烧,枣中水分蒸发后进行储存。传统工艺加工的红枣储存保鲜时间更长,枣色更是晶莹剔透。

从一颗枣到一个节 神木黄河沿岸村庄这样"枣"出路

2018年9月30日马镇镇作为神木红枣节的分会场之一,举办了赏红枣、摘红枣、品红枣等一系列活动。

办枣节兴枣业 枣成为神木资源禀赋的新名片

“我们这种技术处理过的枣更好吃,品相也好,去年我们村还进行了红枣低产园改造,普通枣卖到了1.5元1斤,新品种枣卖到了10元1斤。现在我们村的枣不仅在陕西销售,还销往深圳、云南、东南亚等地区,枣农们的口袋真正鼓了起来。”神木县马镇镇合河村村委会主任白俊功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发展枣产业,从2015年起,马镇镇就率先实施红枣低产园改造1030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6年,马镇镇还争取到了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在枣园、盘塘、张家峁等村实施低产园改造3520亩;今年,陕西神木还举办了首届红枣节,将旅游与红枣产业有机结合,有效促的促进红枣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神木市红枣产业升级换代步伐,马镇镇作为红枣节的分会场之一,举办了赏红枣、摘红枣、品红枣等系列活动,让红枣这个新代名词叫的更响亮了。

从一颗枣到一个节 神木黄河沿岸村庄这样"枣"出路

如今,合河村的村民们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到自家枣园里去瞧一瞧。(摄影 韩萱)

此外,近年来神木市不断推进红枣产业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旅游与红枣产业有机结合,同时,更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沿黄土石山区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帮扶、枣农经营”,扩基地、育龙头、拓市场,先后实施红枣低产园改造5.7万亩,引进红枣新品种20余种,发展杂果园2700亩,全市红枣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年产值近2亿元。

红枣已成为引领百姓致富的助推器、展示神木资源禀赋的新名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