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分析预测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冬枣产业“兴”与“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07    作者:中国红枣网    浏览次数:512

          

  沾化冬枣所面临的是开辟一条产业之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冬枣的产业价值,拓展冬枣的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塑造中国名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冬枣以其口感佳、脆甜多汁、营养丰富享誉大江南北,被称为“中华第一果”。冬枣种植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冬枣的原产地沾化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土壤呈半盐碱状态,加之黄三角特殊的自然气候,特别适合冬枣生长,成为培育优质冬枣的天然宝地。提及冬枣便会提及沾化,“沾化冬枣”已成了沾化县的城市名片。冬枣种植业也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沾化县这个曾经在滨州地区一穷二白的落后县,因冬枣这一特色产业而实现经济腾飞。但令人遗憾的是,昔日辉煌已成明日黄花,冬枣在经历了连年的价格大幅下降后,今年真正迎来了“寒冬”。

  价格骤降枣民心寒

  今年的冬枣价格已经到了枣农不能接受的程度了,二、三级冬枣批发价格每斤不到一块钱,有的种植大户一生气就往沟里倒,有的枣农则说:“明年还不如改种棉花。”

  还在五六年前,市场上三级冬枣的批发价格每斤不会低于4元钱,一级冬枣的批发价格更是高达10元以上,而且根本不愁卖,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早在冬枣采摘之前就到沾化安营扎寨了,说冬枣一上市便开始抢购一点也不为过,当年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据说,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3年前,枣农一亩地种植冬枣的纯收入可达万元以上,谁种冬枣谁致富,谁种的多谁暴富。利益驱动加之政府大力扶持,冬枣种植面积近10年来呈几何式增长,数十万亩的冬枣绿色产业基地遍布黄河三角洲。

  盲目追求利润品质下降

  现在,人们对冬枣的评价是“不好吃了。”消费者是冬枣命运的最终裁判者,如果连消费者都不认可了,冬枣恐怕真的要走向一条不归之路。近10年来,由于受市场高额利润的驱使,枣农开始疯狂扩张种植面积,并且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冬枣市场在本地很快饱和,冬枣的销售就主要依靠外地客商了。在市场竞争影响下,冬枣的收购价格开始下降,随着价格下降,枣农开始追求单产产量,于是大量施用化肥、生长素等,严重降低了冬枣的品质。同时,冬枣内残留有激素,造成了消费者的抵触心理,形成了恶性循环,沾化冬枣的品牌遭受重创。另一个造成冬枣品质下降的原因是早于采摘期上市,冬枣真正的采摘季节应在每年阴历9月末的初霜季节,而近几年,八月十五、“十一”之前冬枣就开始上市了,冬枣变成了“秋枣”,口感自然逊色了许多。

  恢复沾化冬枣 的声誉,不仅是恢复一个品牌,更是为数十万农民恢复原来的致富门路。因此,当地政府在特色产业中的指导和监管不可缺失,比如,为冬枣绿色产业制定一个标准,严格控制冬枣采摘上市的时间等。只有政府力量介入,才能保证沾化冬枣品牌的明天,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枣农的利益。

  品牌塑造离不开产业化

  特色种植产品的价格极易受市场供求影响,冬枣也是如此。沾化只是冬枣的原产地,近年来,河北、陕西等地的农民受利益影响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冬枣,并因其生长周期短而抢得早于沾化冬枣上市的先机,对原产地的沾化冬枣造成了严峻挑战,虽然口感比不上正宗沾化冬枣,但消费者难以辨别,而且有些枣商借沾化冬枣之名将外地收购的冬枣贴上沾化冬枣的标签,以假乱真,损害了沾化冬枣的品牌。

  冬枣最大的缺点就是保鲜期太短,集中上市只有两个月左右,冷库贮存的冬枣最长也就是到春节前后上市。这也是初级农产品难以形成长期品牌的关键。因此,对于原产地的沾化冬枣来说,只有将冬枣进行深加工,做成保鲜期长的品牌产品,延长冬枣的销售周期和销售链,才能将原产地的品牌资源最大化利用,让“沾化冬枣”的品牌真正强大起来,让冬枣的产业化之路走向长远,农民长期依靠冬枣致富的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冬枣产业化就是将“沾化冬枣”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迅速品牌 化,利用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扶持,做出品质优良的冬枣深加工产品,利用“沾化冬枣”多年来形成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成品化,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冬枣的产业化需要龙头企业带动,需要龙头企业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冬枣名牌产品品牌。只有将冬枣成品化,将成品品牌化,将品牌名牌化,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宁夏中宁县是全国枸杞之乡,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枸杞生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龙头企业缺失,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销者,很难形成产业优势,中宁县的枸杞种植遭遇重创,种植面积不断下降,抱着金碗讨饭吃。1997年,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将枸杞定位为战略主导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打品牌、树龙头、兴加工,使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攀升,产业链条得到加粗加长,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等10大类50多种品种。如今“宁夏红”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2007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中宁县枸杞的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万亩增加到50万亩以上,全区现有枸杞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

  中宁的事例对沾化冬枣的未来和发展是一种启发。沾化县是中国的冬枣之乡,冬枣有“中华神果”、“中华第一果”等美誉,维生素C 的含量非常高,是柑橘的16倍、中华猕猴桃的8倍,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极具营养保健价值。沾化冬枣现在遇到的情况跟宁夏中宁县上世纪80年代末枸杞产销的困境非常相似,沾化冬枣所面临的是开辟一条产业之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冬枣的产业价值,拓展冬枣的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塑造中国名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此举,将关乎沾化冬枣的长远和未来。

  在潍坊南下河农贸市场,“沾化冬枣”打出了“10元10斤”的超低价。(据:经济导报 记者:王国清)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