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农业部宣布,经过五次严格评选,我国有1635种果品样品通过绿色食品标准检测,获得“奥运推荐果品”称号。
据悉,1635种“奥运推荐果品”的产生是由北京奥组委等严格按照奥运食品要求,经过专家品赏,从各地推荐的果品中筛选出来的。这意味着入围的果品,除赢得良好的声誉外,更获得了巨大的奥运商机。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江苏果品的酸楚。记者昨日从省农林厅了解到,在最终产生的1635种“奥运推荐果品”中,我省仅有“无锡水蜜桃”入选。
现状:传统果品优势不再
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品种资源丰富。果品栽培历史悠久,产有苹果、梨、桃、葡萄等各种水果。其中,无锡阳山水蜜桃、丰县大沙河苹果、东台西瓜等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在“奥运推荐果品”评选过程中,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第一个瓜类作物名牌农产品的东台西瓜、曾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的丰县大沙河苹果等我省传统水果全部败北。苹果被河北、甘肃、宁夏、陕西等瓜分,西瓜被河北、新疆等夺去,我省传统果品优势不再。
原因:自主品牌意识淡薄
那么,造成我省水果“走麦城”的原因何在?据省农林厅园艺处专家分析,这次“奥运推荐果品”的评选门槛较高。北京奥组委要求,入围果品的最低门槛是必须获得“绿色果品”证书。绿色果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果品。
据省农林厅市场处工作人员介绍,我省虽是果品大省,但获得绿色果品的总量比例却不高。这次我省推荐的几十种“奥运推荐果品”评奖中,仅有8种获得了绿色果品证书。鸭梨、板栗、核桃、柿子、柿饼、银杏等推荐产品均因没有获得绿色证书而被拒之门外,非常可惜。
此外,我省的果品生产单位和企业多数只重视商品生产经营,相对忽视了品牌生产经营,不注重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原产地域、名牌产品的申报宣传和保护,未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驰名商标。
还有一些知名果品企业,根本就没有报名参加评选活动,在如此关键时刻直接弃权,错过了这次奥运商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果品企业创名牌意识的淡薄。
出路:发展“绿色果品”是关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目前,我省人均年水果消费量已达60千克,南京为65千克,苏州达到68.5千克,绿色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最高追求。
省农科院园艺所俞教授指出,随着果品的丰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无公害绿色果品日益成为人们的消费趋向。这次无锡水蜜桃能入围奥运餐桌,充分证明了“绿色通行证”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了解到,虽然绿色果品、无公害果品在我省已经推广好几年,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因为宣传不够,不少人对于外观尚可、价格低廉的果品“情有独钟”,而无公害产品由于成本高、管理繁琐,推广受到了制约。
对此,俞教授建议,我省果品生产企业应潜心开发符合社会和大众需求的绿色安全产品,精心打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开发保健食品和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生活用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优质、高效、安全、绿色方向发展,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高档需求。“只有这样,江苏果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更多的商机。”俞教授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