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西红柿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7元至1.9元,最高达到2元。”
“我们的西红柿畅销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南和浙江等省市,年年不愁销。”
“各地老板在一个月前就把收购点设在路边,这一两个星期,‘价格战’打得很激烈,谁给的价格高就能收到更多的西红柿。”武鸣县太平镇林渌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敏对记者说。
日前,记者来到以种植西红柿闻名的林渌村,见到了一幅繁忙的丰收图景:1000多亩连片的无公害西红柿生产基地硕果累累;一篓篓淡红色的西红柿被农民挑到路边;收购点里农民大声地与老板讨价还价,而工人们动作麻利地把成堆的西红柿过秤装箱……
品质好无公害
林渌村种西红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16年来,这个村子生产的西红柿一直受到各地收购老板的追捧,主要原因是这里的西红柿品质好。
在林渌村1000多亩连片的西红柿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纵横交错的水渠有的已经砌成三面光,一路清澈见底的流水滋润着每块地。李副主任告诉记者,那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干净绝无污染。
此外,林渌村还摒弃了高毒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网板、杀虫灯、昆虫性诱剂等高新科技除虫工具。记者注意到,西红柿垄上铺上了地膜,有白色的和黑色的。原来,使用地膜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特别是黑膜,可以减少阳光照射,阻止了杂草的生长,从而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除草剂。
据悉,近年来,林渌村的西红柿也引起了相关门的注意。为了能做强做大这个品牌,自治区、市和县以及乡镇的农业技术部门经常给林渌村村农上培训课,鼓励他们使用高效低毒甚至无毒的药物。
林渌村党支部书记吴香妹告诉记者,西红柿运进城市还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武鸣县太平镇农业蔬菜检测员加强了对林渌村西红柿进行检测,确保西红柿的质量安全。
2007年9月,林渌村的西红柿连片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太平镇无公害番茄生产示范基地,这让林渌村的西红柿更加声名远播。
品种新产量高
虽然一年只能种一造,但西红柿生产销售已经成为林渌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1992年,林渌村仅有零星几户种植西红柿。1994年开始大规模种植,2000年全面开花。如今,该村连片1000多亩的西红柿生产基地俨然成为当地最惹眼的风景线。由于耕地面积限制,林渌村把新品种种植、提高亩产量作为增加生产的主要途径。
记者采访当天,村民林建民夫妻俩已经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妻子负责把西红柿摘下来装在筐里,林建民负责挑到收购点去过秤。林建民说,去年种2亩西红柿纯收入超过1万元,下半年扩种了0.5亩,虽然寒灾影响产量,但价格好,并没有受到损失。林建民种植的是新品种——“盖世郎”,因为色泽好、形状好、耐储存,适宜长途货运,因而受到老板的欢迎。目前,林渌村大多数农民种植的都是最新的西红柿品种,高产又有品质,如“盖世郎”亩产超过4000公斤。
但是林建民最近对另一种西红柿新品种感兴趣——“雪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雪威”个头大,卖相好,亩产产量更可观,价格更高,所以,下半年他要改种“雪威”。
巧营销打品牌
由于品质好,规模大,林渌村的西红柿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收购老板。尽管其他地方的西红柿滞销,但林渌村的西红柿仍然销往全国各地。吴支书说,全村有30多位经济能人,他们利用自己的关系把全国各地的老板都招到田间地头收购西红柿,而农业信息网络也及时把收获和销售信息发布出去。
2006年,林渌村于成立了西红柿协会,给会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特别是销售方面的一条龙服务。2007年10月,林渌村西红柿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一个专业的服务企业正式诞生。
吴支书告诉记者,合作社是一个实体企业,在服务所有农民的同时,可以盈利分红,如果把商标申请下来,这种作用就很明显了。原来,为了做强做大西红柿这一产业,林渌村已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林渌牌西红柿的商标,而合作社通过专业运营,可以买卖商标,赚取差价,从而培训村民,不断提高林渌村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
吴支书还告诉记者,明年,他们还要把西红柿进行精包装,把产品打入全国各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