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都区农牧局局长石银林介绍:陇南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达450至1000毫米,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武都区委、区政府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2007年,全区蔬菜总面积发展到8.6万亩,总产量达到1.32亿公斤,总产值达到1.2亿元,其中一半多蔬菜田亩产值成为万元的高产田。另外,还冬播洋芋6万亩,总产量达到12万吨。
据了解,武都区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关键在于武都区委、区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和引导。武都区政府先后4次从山东省寿光市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在白龙江两岸的川坝河谷区建立了多处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蔬菜试验示范田。武都区还先后出台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抽调5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到50个蔬菜重点村指导工作。区财政局、农牧局列项争取良种补贴资金50万元。仅2006年,全区在蔬菜建设上的投资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使武都蔬菜产业从当初的“提篮小卖”发展成今日的“车水马龙”。蔬菜产区已被省上有关部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区(县),所生产的蒜苗、蒜薹、蒜头、萝卜、莲藕、甘蓝、花椰菜、佛手瓜等优质蔬菜畅销兰州、宁夏、青海、四川、陕西等省区。
经过近两三年时间的摸索和不断引进,武都蔬菜已汇聚了北方和南方几十个最新的瓜菜品种,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其中仅萝卜一项,当地就种植有红皮萝卜、绿皮萝卜、心灵美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在蔬菜科技创新方面,全区蔬菜生产已由过去的季节性生产实现了周年性生产,由间套复种两茬发展到间套复种四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武都区石门乡下白杨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林将我们带到地头说,从2004年开始,村里在科技特派员田耀辉、李学军等人的指导下,总结出了日光温室一年种植四茬蔬菜的栽培模式。第一茬从12月开始定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番瓜、辣椒、黄瓜等,4月中旬上市,亩收入达5000至6000元;第二茬4月中旬开始套种甜玉米,6月份上市,亩收入1000元;第三茬6月中旬套种甘蓝,亩收入一般达到700至800元;第三茬9月定植大白菜,12月初开始上市,亩产一般都在1万多公斤,亩收入3000元。去年全村70%以上的菜地都达到了亩产值上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200元。目前,这种“万元田”高产栽培模式已在白龙江沿岸得到广泛推广,使武都区蔬菜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