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种植技术 » 储藏保鲜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我国果蔬加工体系存在的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4-07-16    作者:中国红枣网    浏览次数:471

原标题:我国果蔬加工体系存在的问题

  标准体系(StandardSystem)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我国果蔬加工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行业标准分散在六个行业制定发布,赋予了六个行业标准号,即林业(LY)、农业(NY)、商检(SN)、商业(SB)、供销(CH)、轻工(QB)。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大量发布,相互重复

  新鲜果蔬质量标准重复制定,如苹果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苹果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商业部颁布的苹果销售质量标准;柑桔也是既有国家标准,又有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草莓既有农业行业标准,又有无公害产品标准;鲜葡萄没有国家标准,但同时有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及供销行业标准;香蕉有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西瓜、菠萝、桃、哈密瓜、荔枝都是既有无公害食品标准又有商业行业标准。

  标准老化,更新缓慢

  标准发布年代多集中在上世纪80-90年代,标龄5年以上的占将近90%,一些标准自发布起从未修订过。行业标准中标龄10年以上的占一半以上。相比之下,美国标准体系的动态性非常强,80%以上的标准和法规都经过3次以上的修订,有的不到3年就修订一次,保证法规和标准与生产、贸易需求一致,也正因如此,美国才能一直在果蔬加工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结构失衡,存在空白

  与发达国家及国际性标准组织如CAC、ISO的标准体系相比,我国缺乏一些重要果蔬加工原料的质量标准和分级标准,无法实现对产品的质量认证及优质优价;贮藏运输、包装标识标准不能满足果蔬贮藏流通的需要;产品品质检验标准不全面,例如没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柑桔制品精油含量的测定标准,果蔬汁检验方法标准太少,只有类胡萝卜素全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而欧盟针对果蔬汁的检验方法标准就有36个;卫生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标准不够全面,例如缺乏干制、冷冻果蔬卫生标准;缺乏系统的新鲜果蔬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的限量标准;没有果蔬制品中二氧化疏、5-羟甲基糠醛、棒曲霉素、镉、铅、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缺乏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单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也数量不够;保障全过程食品安全的标准不完善,没有控制果蔬微生物污染的GAP,保证工厂设施、雇员及环境卫生的GMP不完善,加工企业HACCP管理体系不健全。

  水平偏低,操作性差

  发达国家的果蔬质量分级标准是从方便贸易、方便检验和认证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例如就质量因素来讲,通常因缺陷和经取样检验的缺陷的计分数值代替腐烂、异味、冻害、病虫害、机械伤等复杂的文字描述。我国果蔬加工企业生产大多用企业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标准制定水平低,例如产品标准对质量因子的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关于质量要素的计分体系或数量描述,容易出现主观偏差,不便于依据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导致标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差。

  指标不足,实施困难

  我国苹果浓缩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只有一个1993年颁布的轻工行标,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内容很不完善,其中没有判定果汁含量的指标,无法按标准对果汁进行鉴别。与德国苹果原汁RSK值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外标准对反映果汁纯度的指标规定较多,而且多用数字表示,如感官指标用了不同分数以利于判定;而我国标准对产品质量因子描述倾向于定性文字描述,易出现判定偏差;我国标准对决定果汁质量非常关键的果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比、蔗糖、柠檬酸、甲醛值等质量因素都没有要求。我国橙浓缩汁的国家标准从6个成分的含量来判断其品质,而德国橙原汁RSK值标准有30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多数有一定的数值范围,我国国家标准则只有一个确定值,不利于标准的实施。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