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红枣网 » 红枣资讯 » 种植技术 » 储藏保鲜 » 正文红枣文化 / 市场行情 / 分析预测 / 种植技术 / 关注枣农 / 政策法规 / 加工技术 / 食品安全 /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前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30    作者:中国红枣网    浏览次数:985

原标题: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前沿

    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冬树的一个栽培品种,果实具有独特的鲜食品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综述了冬贮藏保鲜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冬﹔贮藏保鲜; 技术进展  
树(Zizyphus jujuba Mill)种内的一个栽培品种[1],果实皮薄肉脆,酸甜适口,风味极佳,维生素C含量高达300-50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3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并富含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为品质最好的鲜食品种,深受人们喜爱,并已给栽培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冬以其独特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步受到重视。关于冬贮藏保鲜的研究比较晚,起初借鉴其它品种的贮藏技术,贮期短,质量差。此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单位相继对其采后生理、贮藏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4],陕西师范大学在冬贮藏的理论和实践中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冬为中国独有,未见到国外的有关研究报道。  
1992年以前,冬树仅散生于河北、山东的少数几个市、县,古树大树总共不超过7000株。近十几年来,通过嫁接、组培等繁殖手段,山东、河北的冬栽培面积得到迅猛增长,山西、陕西、北京、河南、新疆等省区都有规模不等的引种栽培[5-6]。  
1 冬品种的界定  
随着冬产业的兴起,各地开始重视冬的发展并纷纷以自己的产地对冬进行命名,因而出现了许多冬名称,如:沾化冬、无棣冬、河口冬、薛城冬、黄骅冬、乐陵冬、苍海冬等。另外,由于冬成熟期较晚,以致有些人认为晚熟的品种都为冬。郭裕新、陈学贵、王奎武等[7-9]认为“冬资源泛指果实生育期在120d以上的晚熟品种”。陈学贵把品质优良、果实较大的成武冬、薛城冬、九月青、大雪等列为冬[8],王奎武将驴头奶列为冬。陈立丰[10]认为,由于各地政府、科研部门的争相命名,便由原来的“冬”演变为许多的地方名称,“就生物学特性、品种特征来讲,确属同一品种”。续九如[5]、朱扬虎[11]、王海[12]等却认为:冬不应包含其他晚熟品种,不能将晚熟品种与冬相混淆,不同产地的冬是否存在遗传变异,必须在正规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和多年的测试才能作出结论,冬是一个老资源,是近些年开发的优良品种,而不是某个人或单位选育的结果;冬的命名必须由权威部门认定,其它单位或个人无权命名。至今对冬品种的界定还没有科学、客观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2.1 冬呼吸类型的研究  
品种繁多,采后生理变化复杂,加之受到栽培条件、取样成熟度、试验环境和测试方法等的影响,呼吸类型很难确定,目前国内对冬的呼吸类型有两种看法[13] 。吴延军等[14]认为冬属于呼吸非跃变型。李红卫等[15] 发现冬采后内源脱落酸(ABA)含量呈逐渐积累趋势,贮藏后期有明显的高峰,外源ABA能强烈诱导内源ABA的形成,从而认为冬属呼吸非跃变型,ABA对后熟衰老的作用是直接的。而张桂[3] 、薛梦林[16] 、赵国群[17] 认为冬果实属跃变型,只是与苹果等典型的跃变型果实比较起来,它的乙烯释放量很小,呼吸跃变峰很低而已,以致除乙烯、气调等对跃变型果实有很好效果的贮藏技术对冬效果不甚明显。目前较多的学者倾向前者的观点,认为冬属于呼吸非跃变型果实,ABA对其成熟衰老可能起着直接的作用,这种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2.2 冬贮期品质变化的研究  
在采后自然状态下会很快失水皱缩,的成熟度不同,其失水、失重的速率不同,成熟度低的果实失水快。果在白熟期或半红期采收后,能够继续其成熟过程,特别是果皮颜色继续转红,但风味品质不及树上自然红熟的果实[18]。据Karder.A等报道,低温能延缓果果皮颜色变红[19]。果实软化是成熟衰老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延缓和控制果实的软化是贮藏的关键所在。梁小娥等认为,鲜软化发生在全红之后[20]。冬采后果实内化学成份发生很大变化,庞会娟等[21]研究了冬贮期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后表明,冬从白熟期到半红期维生素C含量有所上升,全红期后有所下降。王永蕙[22]认为,鲜在贮藏过程中只要保持一定的硬度和质地,VC、糖和酸等营养成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关于冬贮期病理机制的研究报道尚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延长贮藏保鲜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2.3 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目前普遍认为,冬成熟度在果面红1/3时果实耐贮藏,且贮后品质最佳。冬保鲜适宜的环境为:温度-2~0℃,湿度90%以上,CO2<2%。贮藏温度是影响贮藏效果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湿度和气体条件。温度越高,果实转红越快,在-1.5℃左右贮藏效果最好,但要特别注意冷害、冻害的发生。采用打孔PE袋包装冷藏,既能保证湿度,又不致发生CO2中毒。  
一些研究者借鉴一般鲜使用保鲜剂的保鲜方法后发现,用10%的良姜液处理冬后置于打孔PE袋中冷藏,存放90d后,好果率达到92%。用50mg/L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处理冬后用打孔PE袋贮藏,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刘晓军等[2]使用臭氧结合湿冷保鲜技术,贮藏效果很好。魏天军等[4]用-50℃/-35℃对冬进行速冻贮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贮藏至翌年7月中旬的冬,品质比新上市的早熟河北还要好。” TBZ对蒜苔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有些研究者发现,TBZ用于冬贮藏也能取得良好的保鲜效果,TBZ低毒、价廉、使用方便,已推广用于冬的贮藏,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此外,在冬保鲜技术研究方面,许多物理化学方法(如涂膜、激素处理、Co60射线辐射处理、电磁辐射、热处理等)都曾被试验研究,有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很明显。新方法和技术仍在探索中。  
3 冬商业性贮藏保鲜技术的实践经验  
就目前的保鲜技术和设施,冬商业性冷藏保鲜期平均为50d左右,与冷库精密操作下保藏90-120d差距甚大。实验室的保鲜效果证明,在严格技术规程前提下,完全可以延长冬商业化保鲜期,使冬的供应时间更长。目前,冬产地保鲜工程以现代化、经济型、高精度的小型冷库为基本单元,采用小单元独立式库群比较可行。应推广塑料袋小包装辅助杀菌技术,慎重发展小型气调库。  
按目前的生产条件,冬的商业性保鲜应做到:①分批分期采收,防止机械伤害;②按单果重和着色程度分级;③塑料保鲜袋和专用箱复合使用;④入库分级堆放;⑤贮期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⑥分级分批出库销售。  

红枣信息网提示:“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删除!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享与收藏:  红枣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