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宁阳葛石千年历史枣园 毛泽东曾吟诗此枣只有天上有
在宁阳葛石镇,最出名的当属大枣,因为这里有千年以上的枣历史,如今在这里已经种植了10万亩枣树,每年的秋收季节还会举行枣文化节,这些枣树就像一颗颗“摇钱树”养育了当地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守住这份祖上传下来的产业,当地人不懈努力、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的枣树曾爆发了一次“大危机”。
葛石镇周家庄的张一峰老书记今年63岁了,在这个村里他干了38年的村支书。张一峰说:“从我记事,就知道姥爷的姥爷就种枣了。最大的枣树要四个人才能抱得过来,记得最大的1颗枣树能产18麻袋的枣,一麻袋100斤共1800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因为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枣疯病泛滥,当时30%的枣树疯掉死去,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了解决枣疯病蔓延这一危机,继续守护当地的枣产业,张一峰考察全国的72个品种的枣树,并引进了56个品种,但是没有一个品种适合当地土壤,只能种植当地土生土长的长红、圆红。 无奈,张一峰只好在《人民日报》登报求助,“谁能治好枣疯病,我每年给他十万块钱”,要知道在80年代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虽然引来了社会关注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农业专家也只能表示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疯了就刨、刨了就栽,枣疯病属于天然疾病,不必过分担心。从那以后,村里只要疯掉一颗枣树,张一峰就代领大家种十颗”。日复一日,直到现在当地的枣树种植面积已突破十万亩。张一峰对记者说:“这些枣树就像摇钱树,一颗树每年能收入2000多。”现在村里老百姓仅卖枣收入就能达到人均2、3万,而且一级圆红枣根本不用愁销路,每年都有人高价收购。“我们的枣之所以一直很好,是因为我们的坚持、与时俱进加上科学的管理”。
时至今日枣疯病都没有很好的解决的方法,很多上百年的枣树会因为枣疯病死去,只能及时刨出土壤换上新土,疯掉1颗就要栽种10颗,才能保证产量。
“疯掉”的枣树也有很高的价值,用枣木制成的工艺品极具观赏与收藏价值。
枣木制品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深知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发展枣产业不仅要提高种植技术,还需要运用“互联网+”模式。过年时张一峰特意在集市上购买了这副门联。
“宁阳大枣”的文献记载首见于《周礼·祭法》中,是远古七十二君王泰山祭天的“神物”,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见于典籍文献的“神枣”,而这宁阳大枣说的就是葛石枣。枣树的花期长达40多天,分早花、中花、还有晚花、残花。每年枣花开放的时候,枣香扑鼻。图为当地十万亩枣园。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孔子望枣的典故,“孔子望枣”是好运枣园标志性景点,此处矗立着“至圣先师”孔子的雕像,七步台阶中间镌刻着孔子所做的咏枣诗《丘陵歌》。
据当地人介绍,1956年4月5日,毛泽东的专列停在宁阳灵山脚下,尝了宁阳大枣,吟诗:“此枣只有天上有,人间别处罕有求,要寻此枣何处去,山东宁阳凤凰头。”此后这里的枣就成了馈赠佳品。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枣树都是我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葛石镇富家洼村72岁的朱玉堂说,像这颗树少说也有400多年了
为保护古树,发展枣文化经济,镇上把每一颗百年以上的古树都贴上了铭牌。据了解,仅好运枣园内就有古树200多颗,还有一颗千年枣树王。
环剥:提高枣品质以及生长的一种方法,就是用刀在枣树的树干上砍掉一圈树皮。从小就在枣园长大的朱玉堂对这项技艺十分在行。
76岁的黑石村村民李守銮家在自己家的后院里养了快40年的蜜蜂。
枣树的花期长达40多天,分早花、中花、还有晚花、残花。李守銮家养了60多箱蜜,每箱能产40多斤蜂蜜。
每年9月9日至10月9日都会举办中华宁阳大枣文化节。